随着7月15日正式入伏,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、最潮湿的三伏天。每年一到这个时候,
“三伏贴”就又来和大家见面啦!关于三伏贴很多人知晓,但并不真正了解。
今天
四川友好医院康复理疗科,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
三伏贴,
“冬病夏治”的巧妙用法。
一、什么是三伏贴?
三伏贴是“冬病夏治”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,是用白芥子、生姜等辛温药物混合制作而成,贴在穴位上的一种膏药,能够通过穴位对皮肤产生热性刺激,达到
调理身体、清扫疾病活跃因素的作用。
简单来说,就是趁着三伏天高温毛孔张开、穴位敏感的时候,让三伏贴上的药物进入人体充分发挥功效。大家可以根据以下时间安排贴敷:
初伏贴:7月15日-7月24日,共10天
中伏贴:7月25日-8月3日,共10天
中伏加强贴:8月4日-8月13日,共10天
末伏贴:8月14日-8月23日,共10天
末伏加强贴:8月24日-9月2日,共10天
注:成人每次贴敷6-10个小时为最佳,具体时间因人而异。
哪些“冬病”适合用三伏贴“夏治”啦?
二、三伏贴的适应症
适合三伏贴“夏治”的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呼吸系统疾病:易感冒者、咳嗽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。
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慢性腹泻、胃肠功能紊乱等。
妇产科疾病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产后头痛等。
骨关节疾病: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痛、腰椎病、风湿/类风湿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等。
除此之外,
免疫功能低下、阳虚/气虚体质、亚健康等人群也比较适合贴敷三伏贴。
三、关于三伏贴的认知误区
三伏贴对身体好是毋庸置疑的,但大家还是对它存有不少误解。“
贴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!”、“
贴一哈就对了,那我买来自己在家弄也是一样的”,这些说法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听到过一点。
但其实,
这些说法都大错特错!
误区一:贴敷时间越长越好
真相✅:贴敷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皮肤过敏、起泡甚至溃烂
很多人都觉得三伏贴这么好,那肯定要多贴会儿,这样效果更好。事实并非如此,长时间贴敷会引起皮肤瘙痒、红肿甚至过敏,
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贴敷。
温馨提示:贴敷三伏贴后要
注意局部防水,
多观察皮肤状况,出现不适及时取下。另外,贴敷期间要管住嘴,
不要贪凉,忌烟酒和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误区二:网上购买自己贴敷,简单方便
真相✅:自己贴敷会影响效果,贴错了还会适得其反
不少人图方便省事,自己在网上购买三伏贴在家贴敷,这样的操作是不可取的。这些敷贴大多没有准字号,使用起来风险较大。
某宝上售卖的三伏贴
一般
三伏贴的药物都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配的,且不同疾病贴敷的穴位也不同,自己在家操作效果难免不理想,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。建议大家最好是前往专业的医院进行药物的调配和贴敷。
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,
四川友好医院康复理疗科三伏贴已经开贴啦,可根据大家的身体情况调配药物,找准穴位贴敷,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。
除了敷贴疗法外,科室还开展有
传统的艾灸、推拿、刮痧、拔罐、中药外敷、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疗法,也能达到‘冬病夏治’的养生效果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