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 >

“肛门坠胀”怎么办?我院肛肠科为您排忧解难

发布人: 蓉创医疗发布日期: 2019-11-26
       肛门坠胀:
       发生于直肠、肛门、会阴的一种不适症状。
       主要表现:
       局部下坠、胀痛、异物感、便意、蚁行感、烧灼感。严重者有下腰骶、下肢放射的症状。
       病因:
        1、常见疾病:脱垂性肛门疾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内痔脱出、直肠黏膜脱垂、直肠息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子宫脱垂、阴道脱垂
       2、炎性疾病
       (1)结肠炎、直肠炎、肛隐窝炎、肛乳头炎
       (2)直肠黏膜下脓肿、骨盆直肠间隙脓腔等由于炎症刺激盆底神经,多有肛门及直肠部坠胀
       (3)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
       (4)肛管直肠异物
       3、压迫性疾病
        (1)盆底疝内容物压迫直肠肛管
        (2)子宫后位,若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凹陷处时,可出现肛门坠胀
        (3)宫颈癌晚期压迫直肠
       4、手术刺激:手术、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有关
       5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
       检查:
       1、专科检查 :视诊、直肠指诊、乙状结肠镜或肛门直肠镜检查
       2、排粪造影
       3、其他影像学检查
       治疗:
       有原发病者先治疗原发病,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,无手术指征者对症处理。
       骨盆直肠脓肿病例分享:
       患者女,46岁,因“肛门坠胀4天”于2019年08月21日入院。
        入院前4天,因腹泻一天后出现肛门坠胀,排便不尽感,无肛门疼痛,无便血,无腹痛,无发热不适。院外予以通便、消炎等药物口服后,症状无明显改善。为进一步诊治,遂至我院肛肠科就诊,门诊以“肛周脓肿”收治入院。
       既往史:有“2型糖尿病”病史4年,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及格列本脲降血糖,血糖控制差。
       入院查体:表情痛苦,步入病房,舌质淡红、苔薄白、脉弱,心肺阴性,腹部阴性,肛门居中,外观无畸形;肛管稍紧张,直肠空虚,直肠壁左侧距肛门6.0cm处扪及一大小约4.0cm*3.0cm*1.0cm质软包块,3点位肛窦压痛,退指见大量白色粘液流出;肛门镜下齿状线上3点位肛窦红肿深大,直肠充血。
       入院诊断:肛周脓肿、2型糖尿病
       入院后全血图检查:WBC 10.48*10~9/L,LYMPH% 15.50%,NEUT# 7.97*10~9/L,HCT 35.40%,RDW-SD 36.60FL,PDW 18.60%,P-LCR 46.70%;肝功能Ⅱ检查:AST 12U/L;血脂II:TG 3.06mmol/L,ApoA l 0.900g/L;空腹血糖:GLU 21.95mmol/L;肾功、凝血、小便常规、乙肝两对半定性、梅毒抗体、丙肝抗体未见异常;胸部DR:未见异常;盆腔平扫:考虑直肠中下段左侧间隙脓肿可能性大,左侧附件区囊状低密度影;彩超: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;心电图:窦性心律、正常心电图。
术前
       完善术前准备,于08月21日在骶管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(低位切开、高位挂线)。术前见脓肿位于左侧骨盆直肠间隙,沿肛门2-6点位分布,大小约3.5cm*2.5cm*1.0cm,内口位于3点位肛窦,引出黄色粘稠脓液10ml。
       术后诊断:高位肛周脓肿(骨盆直肠窝脓肿)、2型糖尿病
       术后予以抗炎、止血、消肿、营养支持、控制血糖,TDP照射肛门bid,便后复方苦参洗剂兑水坐浴,双氧水、生理盐水依次冲洗脓腔,康复新纱条换药。
       9月1日,挂线橡皮筋脱落。
       9月6日,切口深部脓腔已愈合,创面肉芽组织红润,分泌物黄色粘稠,创腔长约4.5cm,深约5.5cm。病情好转,出院。

术后
       病例扩展:
       骨盆直肠间隙:
       在直肠两侧与骨盆之间,左右各一,位于肛提肌之上。上为盆腔腹膜;下为肛提肌;前面在女性以阔韧带为界,在男性以膀胱和前列腺为界;后面是直肠侧韧带。   
       病因:
       肛腺感染、结肠憩室炎、溃疡性结肠炎、阑尾炎、直肠溃疡、直肠炎;肿瘤腹泻、便秘导致肛腺感染;或坐骨直肠窝脓肿向上感染;
       临床症状:
       初起全身困倦不适、微热、纳呆,局部症状不明显;继则直肠沉重坠胀感,发热、恶寒。
       检查:
       直肠指诊:直肠壁可触及肿块、压痛,偶有波动感,肛周深压痛。
       穿刺抽脓(直肠腔内或经肛门),如抽出脓液,即可确诊。
       肛管超声检查(或直肠腔内超声);盆腔CT
       鉴别:
       直肠粘膜下脓肿、直肠后间隙脓肿、坐骨直肠窝脓肿
       治疗:
       如内口明确,行肛周脓肿切开挂线引流术(低位切开,高位挂线术)
       如内口不明显,先行脓肿切开排脓术,待3个月后,瘘道形成行二次手术。
       危害:
      1、穿入直肠、膀胱或阴道,也可穿破直肠侧韧带,进入直肠后间隙或对侧骨盆直肠间隙,形成高位蹄铁形脓肿;
       2、向下穿入坐骨直肠窝,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,然后穿入体外,形成高位肛瘘;
       3、向上穿入腹膜腔,或沿腹膜后间隙向上蔓延到下腹部,引起化脓性腹膜炎或腹膜炎症。
       特点:
       该间隙位置高,处于自主神经支配区,痛觉不敏感,所以感染化脓后症状比较隐蔽,常常不易被发现,容易误诊。直肠指诊触到波动性肿块可确诊。


 

相关新闻

相关公告

相关媒体

微信二维码

总机:0827-7893333

夜间值班:15608290222

发热门诊:0827-6126113,15082711110

急诊门诊:0827-7888120

监督电话:0827-6126128

医院邮箱:enyang120@sina.com

地址:巴中市恩阳区义阳山路北段1号

邮编:636064

COPYRIGHT © 2015-2021
z